11月2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李建宇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痉挛性斜颈患者植入全球首款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标志着国内痉挛性斜颈等运动障碍病的诊疗实现跨越式提升,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的进程,为广大患者带来更智能、精准、长程和舒适的治疗体验。

本次手术患者罹患痉挛性斜颈多年,头颈部出现僵硬、扭曲、歪斜和疼痛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为改善症状,患者找到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李建宇主任团队寻求进一步治疗。
李建宇主任介绍,痉挛性斜颈是一种颈部肌张力障碍,老百姓俗称“歪脖子病”,该病是由于颈部肌群不自主地持续性或阵发性收缩引起异常姿势,患者表现有扭转、侧倾、屈曲或后仰。药物、肉毒毒素和手术是痉挛性斜颈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次手术患者曾尝试过多种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经检查、评估会诊后认为脑起搏器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痉挛性斜颈。
最终,李建宇主任团队为患者精准植入全球新一代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目前患者正在稳步恢复中,预计很快可顺利出院。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是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运动障碍病的诊治和科研方面经验丰富。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中心自成立以来,累及接诊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病患者2万余例,实施手术6千余例,并连续多年为列全球最大的脑起搏器植入中心。
李建宇主任介绍,脑起搏器手术是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和药物难治性癫痫等复杂神经系统疾病的成熟外科疗法,医生在患者胸部皮下植入刺激器,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脑深部的特定核团,进而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
本次手术采用的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是全球首款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美国FDA和欧盟CE全部批准的可充电、可感知、可方向性刺激、兼容3.0T和1.5T全身核磁扫描的脑起搏器,相较于仅能提供单向治疗的传统脑起搏器,它融合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技术,可实时感知并分析患者的脑电活动,让治疗更贴合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需求,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此外,全方位的技术突破还为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治疗体验:全球最小、最轻薄的脑起搏器,比传统脑起搏器小37%,患者植入更舒适;开放寿命,采用Overdrive™专利电池技术、钛酸锂特殊电池材料,保障患者长程、安全、稳定的治疗需求;无条件获批全身3.0T&1.5T核磁兼容,扫描时长没有限制,保障患者未来接受核磁检查的权利和安全;配合SenSight™方向性电极,解锁更加灵活丰富的程控功能,实现“疗效最大化,副反应最小化”。

此次手术的成功,为“脑机接口”脑起搏器治疗痉挛性斜颈等运动障碍病领域奠定了基础。未来,宣武医院李建宇主任团队将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精益求精,不懈探索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造福广大运动障碍病患者。
专家介绍

李建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
专业擅长:擅长运动障碍病(帕金森病、震颤、扭转痉挛等)、 腰腿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精神外科 等,尤其是在帕金森病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完成运动障碍病手术三千余例,DBS手术千余例。同时在脑瘫、癫痫和腰腿痛、颈肩痛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中国神经调控联盟委员、中国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委员会常委
学术成果:迄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2部;获得北京市科委资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研究》一项;在SCI和国内统计源期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作为副主编参编《功能神经外科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